查看原文
其他

命运多舛的新新百货

2017-06-06 在这里→ 看懂上海

老一辈都记得20世纪前半期,南京路上最著名的百货公司有四家,它们是永安、先施、新新和大新。说起来这四大公司都与海外华侨、香港同胞有些渊源。之前“看懂上海”已经聊过永安先施(←点击查阅相关文章),今天,我们说说第三家开业的新新公司。




民国时上海新新公司


上海新新公司成立于1925年,最初的总经理是广东中山籍华侨刘锡基,3年后由于公司内部矛盾,刘氏去职,由当年的创办人之一、旅居澳大利亚的华侨商人李敏周继任。


因店方善经营,抓住上海人喜欢猎奇新玩意和洋货的心理,千方百计组织货源,每天商品堆积如上,品种繁多。在游乐方面,更是别出心裁,比其他三家公司(先施、永安、大新)更具吸引力,因此后来居上,生意兴隆,顾客每天都摩肩接踵……1949年4月解放前夕因故歇业。




新新之“初”


20世纪20年代,先施、永安等中山人创办的大型百货公司先后在上海南京路迅速崛起,很快便执了上海百货业的牛耳。不过,先施公司内部不久就发生了争执。究其原因,是因为上海先施只是分行,总公司原在香港,按总公司的会计制度,港沪两行是综合计算的。然而实际情况是,沪行效益高而港行效益低,沪行对总公司的会计制度自然就有所不满。于是,同为香山人、又一同在澳洲淘过金的上海先施的“监督”黄焕南、经理刘锡基等人就有了离开先施,自立门户的打算。


1920年代初的永安(左)与先施(右)


黄焕南本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,他于1914年代表先施到上海选址时,南京路还相当冷落。他派人到各路口用见人数豆子的办法测定人流量,最后决定在南京路北兴建先施公司,后来四大公司均建于南京路,使南京路成了全上海最繁华的地方,由此可见其眼光的独到与精准。


当时创办百货公司无疑是一件大有赚头的生意,但是短短的南京路上已经有了先施、永安这样非常成功的竞争对手,再创业的确要冒诸多风险;而且创业最大的困难在于资金短缺,刘锡基、黄焕南为此踌躇不前。


真是无巧不成书,也正在这个时候,再澳洲打拼多年并颇有积蓄的澳洲华侨李敏周于1923年到上海观光,考察商情。恰恰李敏周又是黄焕南的亲戚,因此在沪期间,李敏周与黄焕南、刘锡基很容易地就达成了合作开办新公司的共同意愿。于是刘锡基和黄焕南在沪集资,李敏周回澳洲华侨中筹集资本,双方很快筹集资本300万元,新公司于1923年破土动工。


李敏周(1881-1935),香山县(今中山市)石岐人,18岁时得乡亲梁坤和之助,远涉重洋,到澳洲梁坤和的农场里当小工,一天挑水六七十担,辛苦异常;他的长辫唐装,也常成为当地人的笑柄。况且言语不通,更觉举步维艰。

不过,应了孟子的一句老话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智、劳其筋骨……”一个偶然的机会,李敏周路遇传教士密勒神父,似乎是上帝派遣神父来援助这位身处厄境中的选民。此后,在神父的帮助下,李敏周刻苦自学英语,并加入基督教。密勒神父也很赏识李敏周的好学精神,不仅教他英语,还给他灌输了西方的礼仪、生活习惯和各种现代意识。李敏周稍具学识后就开始经营店铺,学做生意。他深知华侨生活的困苦,他的店铺主要为华侨采办各种日用品,只收佣金,不赚货价,华侨们都乐于接受,因此生意越做越红火,在不到几年时间就积累了一笔可观的资金。

.

20年代南京路可谓真正的寸土寸金,况且先施公司附近的地皮又属于上海滩地皮大王哈同的产业,哈同炒卖地皮一次一次涨高,永安公司每年租金5万两银子,雷士德洋行出租给先施公司的地皮每年租金仅3万两银子,而这块地皮开价每年租金8万两银子。由于先施公司、永安公司都相继开业,哈同这块地皮成了黄金地皮,他一口价,半两银子也不让,而且租期满后房屋收回。刘锡基出于无奈,只得一一答应哈同的苛刻条件,最后才签定协议。



1923年,位于先施公司旁边(今南京东路720号)的新新公司大楼开工。该建筑由匈牙利建筑师鸿达设计,香港联益营造厂承建,占地面积为4280平方米,建筑面积为22032平方米,6层,钢筋混凝土结构,1926年大楼建成,11月20日正式开业。


刘锡基等为新公司取名“新新”,源自我国古书《汤诰》:“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。”寓意日新,日日新。




新新之“新”


南京路已经有了先施、永安这样著名的百货公司,新开张的新新公司如何才能一炮打响,在逐渐繁华的南京路上站住脚?这是刘锡基、李敏周等人颇为关注的问题。


30年代的新新公司大楼


刘锡基认为要赢得顾客,必须大胆超越先施、永安。于是,新新一改先施、永安主要经营国外货物的做法,打出倡用国货的旗号,将公司的经营宗旨定位在推销国货精品上,并且在中国政府注册,这也是第一家在中国政府注册的大型百货公司(永安、先施、大新都在香港注册)。同时,新新大胆打出万货大商场的牌子,以区别于永安、先施的百货公司。


新新公司大楼的建筑不同于先施和永安公司,简化了欧洲古典主义建筑繁复的线条和装饰,趋于简洁明朗,但依然保留三段式处理手法,在面临南京路中部顶层一座高高的方形空心塔,在西南角、东南角各设一座角亭。


屋顶南侧中部建有方形2层空心塔1座,是新新公司标志性建筑物。该塔于1949年被拆除。屋顶东北、西北角还建有尖顶塔楼。


全楼分成两部分,朝南京路的7层楼结构中,从地面到三层是百货商店,设有28个销售部;第四层是公司办公室;第五层是水火保险部、总进货间、散货仓;六层有新新游乐场,附设绿宝、新都、新声、新新等多家大小剧场戏院、大型舞厅和音乐厅,音乐厅可容纳千人;七层最高处为万象餐厅,供应粤菜,还设有新新茶室,专卖西点及饮料等,顾客逛累了可作在茶室眺望斜对面永安公司塔楼和南京路街景。该楼的后部一直延伸到天津路,用作新新旅馆、新新美发厅等,正门在贵州路上。


新新花园


更为叫绝的是,新新在六楼设立了一个“玻璃电台”,电台四周都是玻璃墙,来这里的顾客可以一边购物,一边观看播音和演出的情形。这个电台日夜不停地为新新公司及其商品大做广告,很像今天的“消费指南”。这一招果然管用,喜欢新奇的上海人一传十,十传百,纷纷相邀前来光顾,公司人气指数直线上升。


同时,新新公司还首创夏季冷气开放的先例,成为第一家装有空调的百货商店。炎热的夏天,顾客到新新,不仅可以怡然购物,而且可以避免酷暑之累,吃喝玩乐一条龙的服务设施,也让顾客留连忘返,直到日落西山,暑气大消才满载而归。


新新也正是通过采取这些措施,生意逐渐兴隆起来,在南京路站稳了脚跟,并且同永安、先施形成三足鼎立之势。


旧上海大马路




新新之“舛”


不过,遗憾也接踵而来。先是公司第一任总经理刘锡基积劳成疾,不久病逝,由李敏周接任总经理。但很快,不幸又降临到李敏周头上。


1935年2月一个晚上,公司警卫组的副头目周占元因多次醉酒误事,按公司规章,因其已经记大过三次,立即予以辞退。周占元借酒行凶,冲进总经理室,拔出左轮手枪,朝李敏周连开三枪。三枪都打在要害上,在救护车送院时已告不治。据说,他在车上曾醒来一次,醒来后只说了一句话:“我一生从未做过对不起人的事,何以竟遭人杀害,大概是命中注定如此!”


进城解放军经过南京路新新公司


斯人已矣,丰业本当长存,然而更加不幸的还在后头。李敏周的侄儿李泽接替叔父的总经理位置以后,继续扩大新新业务,业绩持续上升。抗战爆发以后,李泽丧失民族节气,投靠日本,发国难财。派人赴日本采办大量日产呢绒布,运到上海后,又以黄金贿赂海关人员,把日本货冒充英国货进口。还充当“全国商业统制委员会理事”、“十六种商品评价委员会专门委员”、“敌产委员会主任委员”、“上海特别市百货业联合会理事长”、“上海第一区总联保长”等伪职,为日伪效劳。


民国35年6月(1946)李泽因犯汉奸罪被捕,判处徒刑3年,褫夺公权3年。上海解放前夕,刑满出狱后去香港,1979年病死于澳洲。解放后,新新公司歇业,底层商场改为上海市第一食品商店。


现址为第一食品商店



部分文字来自:《中华第一街——上海南京路:四大百货之新新公司》;

部分图片来源:上海档案信息网《图说南京路四大百货公司》



←长按二维码订阅更多

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还可下载看看新闻APP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